来自申报现场的专家解读——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大了”
2014年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时,只有5个亚洲国家项目列入。现在,已有15个国家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谭徐明:
中国水力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连续5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专家组成员。
李云鹏: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史与水利文化研究部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
“世界遗产”: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发展过程来看,目前影响力如何?
李云鹏:2014年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成功的国家只有中国、日本、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泰国5个亚洲国家,现在已经有15个国家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全球的区域代表性越来越高,国内外学者在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保护研究方面的关注和成果也越来越多。本次会议同期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灌溉论坛上,还专门举办了“Historical Water Sustainability”(历史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专题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伊朗、日本、韩国、印度、阿富汗、德国等国的专家就传统灌溉水利可持续特点、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谭徐明:各个国家都非常认可评定规则。执行理事会也注重成员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比如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墨西哥这样的世界灌溉大国以及中东国家。
日本非常重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拥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比中国还要多,对灌溉工程有一套严格的保护管理体系。申报成功之后,日方会重新做一个碑刻来记录这件事情,并且写趣味性文章,吸引公众关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特点?
谭徐明:中国灌溉工程的特点一是类型更丰富。比如说有堰坝类型、景观类型等。二是时间跨度特别大。我们已有的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覆盖了2000多年的历史,贯穿了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三是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仍在使用,并不像有些国家的遗址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不再发挥作用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古代工程技术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四是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中国灌溉工程在管理上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越是与当地农业经济关联密切的工程,它的管理效果越好。五是中国有专业的水利史研究团队,我们对灌溉工程的研究是延续的,这对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梳理有很大的作用。六是记录非常完善。有关灌溉工程的资料都会记录在石碑或者县志档案里。(刘 阳)